top of page

投資人如何決定是否要投資你? (上)

Updated: May 15, 2023

各家創投對案件評估均有各自的盡職調查流程,常見從產業、市場、財務、商業模式等觀點,搭配專業人士意見。本篇文章將發表於比翼生醫,分為上、下篇章供新創參考,希望能提供一點幫助。首篇將說明如何針對技術進行盡職調查,下篇則針對產品開發流程評估說明。


比翼生醫創投 資深醫療事務經理 沈信緯


技術可行性


首先,針對技術可行性,須了解此類技術是否已有相關文獻參考佐證,透過技術演變歷史以了解開發初期欲解決之痛點、目前開發暨應用之方向,及市場上其他競爭者尚無法滿足之處,同時對比調查中技術是否真能解決以上問題並形成有一定進入門檻之技術障蔽; 接著,評估以現有工程能力和基礎建設是否足以達到此技術需求,例如遠端醫療可能需要5G技術支援、影像導引手術需要先有造影設備的建置等。此外,可行的技術有需要有安全及效能的實證,一個新的醫療技術是否可行,非常著重於其安全性及有效性,若有相關測試報告佐證,可有效增加其可信度。新技術應用在解決目前困境同時也可能帶來新的風險,透過廠商提供的風險評估,了解其考量是否全面,以及後續要如何降低風險至可接受範圍。




新創與投資人接觸前,對於盡責調查須有一定概念。



技術的保護力


談到技術的保護力,首先要看技術是否無侵權?新的技術應用,即使市面上沒有相關產品,也可能已經有人註冊專利。廠商須進行FTO(Free to operate)分析確認無侵權;而團隊所提出之技術是否有專利保護?專利現況為申請中或已取得?廠商應能提出已取得的專利證書或申請中的證明文件,作為佐證;專利申請國家與欲進入市場是否符合? 再續,應對照其所申請專利的國家和所欲進入市場是否相對應,以了解其專利佈局之考量是否合理。

技術的特殊性

針對市面上其他廠家競爭者,應針對技術進行比較,讓投資者能迅速了解產品的優勢及不同點;且商品化之前應已完成前例比對,例如從FDA資料庫中搜尋,了解前例的適應症、預期用途、規格等資訊做為參考,並詳細確認其所提交之文件,做為自身法規及驗證途徑之規劃。再者,以臨床觀點來看,同樣的適應症可能有不同的臨床替代方案,如子宮肌瘤可能以用藥、栓塞、傳統手術、微創手術都可達成目的,但醫療成本各有不同。新的、最獨特的,這之中的Unmet need是甚麼?團隊的技術是否有緊扣此主軸?透過(醫師專家、學者、業界人員) 訪談讓投資人得以對新技術快速了解其價值與臨床上可行性。一個技術本身所解決的問題應該要能轉化成其所提供的價值,例如減少醫事人員工作時數降低人力成本、提高外科醫生專注度降低醫療疏失、增加乳癌篩檢準確率以降低病患致死率…等。投資人關注的好技術是Must-have,而非Nice-to-have。

若欲進一步了解更多資訊,歡迎寄信至Joseph.Shen@behealthventures.com


547 views0 comments

Recent Posts

See All
bottom of page